易家知识网(易家电子)ejdz.cn
COPYRIGHT © 2023 渝ICP备20008086号-17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138号
【来源:人民文娱】
2020年12月,王一博在横店接受人民文娱记者专访。
12月,是横店旅游的淡季。街上行人稀疏,夜晚灯火暗淡,整个“东方好莱坞”最明亮的一处便是梦幻谷里那个长年不灭的摩天轮。与环境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王一博的忙碌——11月起,他就已经进入新剧的拍摄,穿梭于小镇的各个场景地和摄影棚。
马不停蹄,用这个词用来形容我们采访当天王一博的状态再恰当不过:清晨起床梳化,进组拍摄;一直拍到下午4点多,飞奔至影棚,卸古装、重做造型,接受采访;7点,再卸妆、再做造型,继续拍摄……人民文娱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时,他的四周依然围绕着灯光和人群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王一博特殊的“某一天”。从2018年所谓的“爆红”开始,这种节奏,成为他的“每一天”。很少有同龄艺人能像他一样有如此多身份,歌手、演员、职业摩托车赛车手。
剧组里的戏服、上节目的表演服、比赛时的赛车服、接受采访时的服装……他每天要换很多衣服,做很多造型,成为不同形态下的“王一博”。
几乎每个采访他的记者都会问他:“累吗?”
他总是云淡风轻地回答:“不累,还好。”然后这个话题就结束了。
倒不全然因为他话少,而是他的确觉得“还好”,采访中提到了不少“累不累”“苦不苦”“痛不痛”的问题,他总是努力回想一下,然后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,用眼神告诉你: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经历,不值得抱怨。
在那么多穿穿换换的服装里,王一博今年印象最深的,还是那件警服,是他在拍摄电视剧《冰雨火》时穿的。这是他第一次主演刑侦剧,也是他第一次穿上警服,“感觉一身正义”。
作为聚焦缉毒警察的影视作品,《冰雨火》有多条复杂的故事线,枪战、卧底、边境厮杀、人心暗战……王一博饰演的缉毒警察陈宇,需要在黑暗和绝境中坚守,也不得不在兄弟和天职间纠结。
这是王一博第一次深入了解缉毒警察这个警种。开拍前,他就已经把相关纪录片看过一遍,学习持枪用枪,还实地拜访了一些缉毒警察。边境线上,他听过许多关于民警乔装卧底的故事,亲眼见过警察身上深浅不一的伤疤。每一次观察警察查车的过程,时间就像停滞一样,看似稀松平常的环节,却让人紧张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。一丝不慎,可能就会引发危机。
“因为一直在前线观察,我能深刻感到缉毒警察那种高度紧张的状态,很辛苦很危险,人到了现场,才会真正认识到这个警种的伟大。”王一博说。
而这种紧张的状态也贯穿了整部剧的开拍至杀青。导演傅东育是该类题材的老手,从早年的《生死卧底》到去年的《破冰行动》,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,他也最擅长的便是拍摄高度紧凑的跌宕剧情,刻画平凡世界的英雄主义。
“《冰雨火》虽然是刑侦剧,但整个剧组都处于一个非常安静的创作状态。导演希望每个演员都在一个化妆间里,因为这样能够很快地促进大家的关系,表演起来也会更加自然。”王一博说,“他也不希望有人在化妆间里放音乐,而是要维持拍摄中该有的那种紧张感。”
稳、准、狠,这是王一博对导演的评价;“惊喜”二字,则是傅东育对王一博的肯定。在片场,王一博得空就要健身、打拳、伏地挺身,增肌成为“接近形象”的必修课;枪战、追捕、卧底,许多初次尝试也让王一博兴奋不已。成为陈宇的4个月里,他真正认识到了何为“从来没有岁月静好,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”。
在他生日的那天,导演安排了一场重头戏。“从早上开始就酝酿情绪,到拍摄时感觉整个人都是很低沉的状态,开拍以后就感觉自己从来没这么哭过,是真的把自己的感情哭出来了。这场戏拍完,突然有了松了一口气的感觉。”
这是一种和奔波劳碌截然不同的疲惫,它来自进入角色后的自我燃烧。王一博觉得,这种疲惫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生日礼物。
礼物的名字,叫做成长。
在以演员身份受到万千关注之前,人们对王一博的印象,更多来自他的舞台和综艺。他有着一条典型又有些许不同的“偶像诞生路”。典型的地方在于,他成长于最严格的训练机制和培养体系,从练习生到出道艺人,有着扎实的舞台表演功底;不同的是,他尝试了诸多自我发展的可能性,并且将这些经历都转化为影响力的一部分。
用他的话说,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有很多,在每一条路径上,都需要最纯粹的喜欢和最纯粹的追求。
在王一博的回忆里,对儿时印象最深的两个词,一是独立,二是舞蹈。因为父母工作繁忙,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已经时常自己照顾自己。陪伴他的是数不尽的兴趣爱好,“感兴趣的东西都学了个遍”。一次生病住院,病房电视里放着一档名为“动感地带”的跳舞比赛,吊着点滴的王一博瞬间被吸引,求着母亲给他报了舞蹈班。“学了之后觉得很帅,越跳越开心,就停不住了。”
“小时候学Breaking(地板舞)需要拉筋,会有点痛,但也从来没有哭过。那时就觉得跳舞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的方式,我很享受沉浸在音乐中的过程。”
10岁左右第一次登台,年少时就因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得到成为练习生的机会。2010年王一博初次来到北京,冬天的北京西站人来人往,也由此开启了他作为一名职业艺人的人生序幕。
签约后,父母陪他住了两天便要赶回洛阳老家,搬好宿舍、整理了房间、吃顿便饭,三人就分道而行。接下来的3年多,王一博在国外学习、训练,身在异乡度过了漫长的出道准备期。
“那么小的年纪身在异国,最难熬的事情是什么?”
“我觉得没有什么难熬的,都还好。累是肯定的,因为每天都在训练,但我不会想很多其他事。”
“不会觉得孤独吗?”
“没有,首先我自己不是一个很恋家的人,就当作自己出去玩了。更重要的是能够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就不会觉得孤独。”
2014年,王一博以UNIQ组合成员身份正式出道。出道后两年,他发过歌曲,演过电影,也拿过各种奖,但走红之路似乎仍然漫长。真正让他走进大众视线的,还是加入《天天向上》,在职业生涯的蛰伏阶段,他接到了这份工作。想过退缩,因为自己不太爱说话;但他内心更知道,这是一个不应该放弃的选择。
“《天天向上》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,我也能够接触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各行各业的优秀的人。”
另一方面,那也是王一博寻求个人突破的阶段,他需要从另一条赛道汲取营养。刚开始时,会紧张、会冷场,王一博只能不断向其他前辈请教,汪涵开玩笑说:“一博是我最大的行李。”渐渐地,王一博意识到其实自己真正的“用处”不是说,他应该用独有的方式在舞台上留下痕迹。
“我发现我其实不用说话,那些哥哥们都可以说,我应该有新的担当。”节目里,王一博成为舞蹈担当、表演担当,偶尔还能兼任韩语翻译,他话不多,但总能在关键的时刻扔下一针见血的“吐槽”。一次录制节目,王一博广告词好几次没说清楚,大张伟安慰他别紧张,谁知王一博轻松地开玩笑道:“我不紧张,冠名商紧张。”后来,这个段子成为综艺名场面。在《天天向上》,王一博的才华被看到,自信被培养,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两年时间,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王一博,在《天天向上》的经历让他多了一份从容、淡定,也让大众看到了他身为艺人更多的可能性。
《陈情令》的“大爆”,让王一博的人气和声名都达到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高度。一次节目录制,汪涵问他这样的“火”究竟带来了什么?大张伟更直言:“王一博做到了所有艺人都向往的状态。”
他低头思考了许久,说:“有好有坏吧。”好是显而易见的,他成为顶级艺人,影响力不同往日,一举一动都成为焦点,剧本和资源从未间断。但这一切都让他更加谨慎和冷静,他向人民文娱记者坦言:“肯定会给自己提醒,因为关注越来越多了,很多只眼睛都在盯着你,自己就必须要做得越来越好。我自己不会有很大的心理波动,还是做着以前一样的事,继续主持、继续拍戏。”
外界的声音越大,内心的声音越安静,这是他现在的生活哲学。所幸,他还有许多出口,跳舞、滑板、赛车。他喜欢骑在摩托车上那种心无旁骛的状态,专注于速度,专注于技巧,专注于流汗。2017年,他第一次接触到摩托车赛车,两年时间里,从业余到职业再到比赛夺冠,经历过初次比赛熄火痛哭,也有过胜利后的狂欢,在比赛维修区,人们看到了一个比电视上情绪更丰富,也更野性的王一博。
学跳舞时记不清动作,就花一整个暑假从早练到晚;刚刚演戏时台词不好,就夹根筷子在嘴里念台词……身为艺人,很多幕后故事无法被大众看见,很多失败的过程也会被光鲜亮丽的成功所淹没。但是,在赛车场上,短短几分钟,摔倒、受伤、失误甚至失败,都是如此真实,人们也会看到呐喊、哭泣和不甘——这些,都是王一博人生故事的另一面,也是他喜欢这项运动的理由。
获得2019年ARRC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(ZIC中国组)双回合D组冠军后,他说:“我不想让自己做一个花瓶。”
采访最后,记者问道:“许多孩子因为崇拜你而希望走上练习生的道路,你自己也做过练习生导师,以一个前辈的身份,你会对他们说什么?”
“我想说不要盲目地去追求,如果你纯粹地喜欢的话,就请纯粹地坚持下去。”
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呢?每一次,都是孤勇而专注地奋力一搏。
暂无评论,期待你的妙语连珠
已收到!
我们将尽快处理。